兒童遇性侵未必懂表達 心理學家:留意有否行為反常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11/16 19:27

最後更新: 2016/11/16 19:27

分享:

分享:

兒童不幸受到非禮甚至性侵,礙於多種原因,很多時不會主動向家人透露。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指出,小朋友太過年幼,未必懂得用言語表達,但家長可從其行徑而獲知「有唔妥」。

她表示,可留意兒童的行為會與平日不同、甚至相反。例如原本已戒尿片的,夜間會尿床;難以入眠、食慾不振或暴飲暴食。如平時開朗的,會感到退縮甚至躲在檯底;如平日內儉的卻會像過度活躍;學習成績低落。簡單而言,就是情緒失控而不懂處理。

此外亦要注意兒童可疑的一舉一動。她透露曾接獲求助個案,一名年僅5歲的女童,竟懂得自慰,因而揭發遭受侵犯。

此時,受害兒童會對身邊的人感到不信任,包括大人及小朋友。家長此時應與兒童鞏固關係,如多陪兒童談天、講故事、玩耍。待兒童感到開心時,才詢問相關的事情,會較易接受及講得詳細一些。此外,家長可用如「護苗基金」或「家計會」出版的相關的保護兒童圖書,向子女講解,或能「氹」其說出曾發生何事。

她續指,家長平時亦向兒童灌輸正確性知識,如大約6歲時要向兒童講解,不可讓異性目視及接觸私處;就算父親為女兒洗澡,亦要講清楚不能為她清洗私密部位。至7、8歲時就可講解得更深入。